已结束

UBD共读第二期----你真的“理解”了吗?

主讲人: 华章

...

时长: 1小时

avataravataravataravataravatar
847 人已加入

讲座介绍

🔥什么是理解?

1⃣️理解就是懂且会用,弄清楚知识、技能或事实的意义,并讲它们迁移到其他问题、任务和领域中去。

2⃣️理解的可迁移性,体现为:我们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新的情景和问题中,创造性地、灵活地、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,甚至能够创造新的知识并达到更深入的理解。

🔥为什么要追求理解?

1⃣️发展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是良好教育的关键。迁移必须作为学校所有教学的目标。

(1)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——因为老师教学的时间是有效的,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,迁移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学到更多的知识。

(2)让学生掌握“知识何以成为知识”的能力——为什么是那样?为什么我们那么想?什么证明了这个观点?证据是什么?论点是什么?假设是什么?

2⃣️灌输式教学中的「专家盲点」,认为“我讲的清楚,学生就会明白”“我讲的越多,学生就学的学多”。实际上,学生对知识会遗忘、会产生误解、且缺乏迁移。

为了避免遗忘、误解和缺乏迁移,在追求理解的设计和教学中需要三种“揭示”p49

🔥如何评估理解?

1⃣️理解的证据。确认学生需要达到怎样的理解;确认哪些可以作为理解的证据。开发能够激发迁移到评估,评估学生在不同情景中审慎且有效应用知识的能力。

2⃣️思考学生的误解进行评估,正面看待学生产生的误解,重视误解所反馈的重要价值。

关于“理解”:

✨推荐电影:《三傻大闹宝莱坞》

✨推荐书籍:《窗边的小豆豆》

🔥UbD共读报名表格在这里⬇

《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》读书会白皮书

网页链接

此内容来自